土壤改良—土地盐碱化治理方案
土地盐碱化治理是目前国内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其危害性深,受害面积大,所以社会各界专家等对盐碱地改良都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今天我们就土地盐碱化的治理加以分析和探讨。
对于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关注它的都很清楚,在这里只做一下简单普及:土壤盐碱化会导致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等能力严重下降,造成植株病害,长势弱小甚至死亡,这些对于农作物而言是致命的,可直接导致减产和质量下降,甚至绝收。
目前国内的主要改良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物理方法
物理改良主要是通过利用工程措施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等条件进而达到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效果。如:增设排碱沟;剥离表层土利用其它土回填;增加土壤容重等方式。
2. 化学方法
盐碱地化学改良是通过增施化学改良剂和有机质等方式对土壤中的盐碱成分进行转化、吸附或固定,从而达到降低土壤盐碱含量和改良土壤的目的。主要利用脱硫石膏和有机肥等方式。
3. 生物方法
生物修复法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种植耐盐碱植物的方式来改良盐碱土壤,耐盐植物对降低土壤容重和全盐含量以及提高土壤水分入渗率、土壤肥力水平效果比较好。
以上三种的改良方式只是粗略地将多种不同的改良方法归类为这三种,具体到每种方案却是内容不一,效果各异。因而,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这三种方法各自所呈现的利弊关系。
首先来说物理方法,很多物理方法虽然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盐分,起效快,但是基础投资比较大,工程也相对复杂,需要多人参与实施,费工费时、劳民伤财。通过机械铺设暗管达到洗盐排碱的目的,每亩成本在1000-3000元不等。
其次化学方法主要是施用改良剂,见效快但是成本高,且有些化学方案的实施会衍生出其他棘手的问题,也并非长期合理的有效方法。改施盐碱地专用有机肥(千年松针土、褐煤、蛭石、黏土)每亩地成本在1500-2000元。
最后来说生物方法,生物方法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同样有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的难题,并且见效慢,周期相对较长。中科院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主任吴正岩说过,传统土壤修复,一亩成本要3000元到几万元不等。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投入了这么大的成本却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土地盐碱化问题,因为这些方法针对旧有盐碱化有治理效果,但是对新增的盐碱化问题确无法根治,随着后续人为对土地的影响,土地盐碱化问题依然会再次出现,不得不说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滨海地区,总面积超过5亿亩。仅在2017年时,盐碱地占到了全国可用土地面积的4.88%,随着次生盐碱化土地的增多,现节点为止的数据只增不减。因此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是采用经济、高效的方法降低土壤盐碱地的危害面积。
何为经济?曾有人给我们留言,每亩地的成本只要控制在500元以内,就能接受,于是我们暂定为500元/亩以内的成本就是相对经济的成本。何为高效?黑龙江地区一年一茬作物种植,且盐碱地较为严重,就中等程度的盐碱地来说,我们就定为:半年效果明显,不影响作物种植结果,即为高效。
目前来说,我们有一种高效、经济的土壤盐碱治理方法——施用我们研制生产的土壤改良剂。我们土壤改良剂的主要成分来自于生物炭,材质多为玉米秸秆。利用废弃的玉米秸秆经过炭化活化过程制作成生物炭,利用其优质的生物特性将其作为土壤改良剂用于土壤还田,达到取之于田还之于田的目的和效果。
生物炭对于土壤环境来说,有着非常优质的改良效果,它独特的多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将多余的盐分等吸收,并且通过离子交换等形式,有效抑制盐碱地的生成。高效且没有副作用的方式,并且在治理盐碱地的同时增加土壤肥力,疏松土壤。最关键的是经过估算,每亩地的成本仅为300元左右,使用一次可以发挥作用一年,逐年使用不仅可全部解决土壤旧有的盐碱化问题,同时能够预防新增的土壤盐碱化问题。这是不是非常的经济、高效?
今天就给大家说这么多,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或者问题咨询的,欢迎联系炭行家。